五盘体育资讯网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篮球赛事

文章内容

奥运会项目内容_奥运项目简单科普

tamoadmin 2024-07-22
1.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详细资料大全2.新人求科普:短道速滑的冰刀和大道的刀的区别3.奥运小科普:奥运会同一项目四连冠到底有多难4.关于奥运的科普知识。急~篮球(b

1.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详细资料大全

2.新人求科普:短道速滑的冰刀和大道的刀的区别

3.奥运小科普:奥运会同一项目四连冠到底有多难

4.关于奥运的科普知识。急~

奥运会项目内容_奥运项目简单科普

篮球(basketball),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天津。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中国也首次派出篮球队参加奥运会篮球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

篮球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篮球联合会,1932年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当代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比赛。中国的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

篮球[lán qiú]

球类运动

本词条是多义词,共4个义项

特色词条 | 本词条按照特色词条指南编辑并维护

贡献维护者 葛敬伟i

篮球(basketball),是奥运会核心比赛项目,是以手为中心的身体对抗性体育运动[1]。

1891年12月21日,由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训练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发明[2]。1896年,篮球运动传入中国天津。1904年,圣路易斯奥运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36年,篮球在柏林奥运会中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1],中国也首次派出篮球队参加奥运会篮球项目。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职业选手可以参加奥运会篮球比赛[1][2]。

篮球的最高组织机构国际篮球联合会,1932年成立,总部设在瑞士日内瓦。当代世界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美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NBA)比赛。中国的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是中国职业篮球联赛(CBA)比赛。[3]

中文名

篮球

外文名

Basketball

类别

竞技类

主要比赛

NBA、篮球世界杯、欧洲篮球联赛

代表人物

迈克尔·乔丹、科比·布莱恩特、姚明、德克·诺维茨基

专业篮球技术教学:30天球技提升蜕变

共58集

22.9万热度

快速

导航

硬件要求比赛规则重要赛事组织机构代表人物相关术语

项目历史

篮球运动是1891年由美国人詹姆斯·奈史密斯发明的。当时,他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任教。由于当地盛产桃子,这里的儿童又非常喜欢玩将球投入桃子筐的游戏。这使他从中得到启发,并博足球、曲棍球等其他球类项目的特点,创编了篮球游戏。

最初篮球游戏比较简单,场地大小和参加游戏的人数没有限制。比赛队员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分别站在球场的两端,在裁判员向球场中央抛球后,双方队员立即冲进场内抢球,并力争将球投进对方的篮筐。因为桃筐是有底的,球投中以后就留在篮子里,人必须登上专设的才能将球从篮筐里取出。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详细资料大全

中文: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它包括夏奥会、冬奥会、残奥会、青奥会和特奥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一次。奥林匹克运动会最早起源于古希腊(公元前776年),因举办地在奥林匹亚而得名。

19世纪末由法国的顾拜旦男爵创立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英文:

Olympic Games as the Olympic Games, which will include Xiaao, the Olympic and Paralympic Games, Green Olympics and Special Olympics.

International Olympic Committee is sponsored by the project include a variety of international sports games, held once every four years.?

The first Olympic Games originated in ancient Greece (776 BC), due to held in Olympia named.?

The end of the 19th century by the French Baron Coubertin founded the true sense of the modern Olympic Games.

扩展资料:

起源

有关古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历史源头已经不可考,但是有些神话和传说流传下来。其中之一是珀罗普斯的故事。他是奥林匹亚的国王,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伯罗奔尼撒半岛的英雄。 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举行时向他供奉。

基督徒亚历山太的革利免声称:“奥林匹克运动会只是供奉珀罗普斯的献祭活动”。?

这个神话描述珀罗普斯如何在他的旧情人波塞冬的帮助之下,战胜Oenomaus国王,并和Oenomaus的女儿Hippodamia结成夫妇。这个神话也和阿特柔斯家族的没落和俄狄浦斯的苦难经历有关连。

另一则有关英雄赫拉克勒斯的神话,他在奥林匹亚的比赛上获得了胜利,并且颁布每四年将举办一次比赛的规定。

而另外一个说法主张这是众神之父宙斯击败了提坦神克罗诺斯之后所设立的节日活动。还有另一则有关伊利斯的伊菲托斯(Iphitos)的传说,西元前9世纪,伊菲托斯到皮媞亚询问德尔斐神谕:如何把他的人民从战争的苦难中拯救出来。

拥有预言能力的女祭司告诫伊菲托斯要他筹办竞技比赛以彰显对希腊诸神的荣耀。伊菲托斯王的敌方──斯巴达人,他们也决定在比赛期间停止战争,那些比赛被尊称为奥林匹克,位于奥林帕斯山下举办,据说这座山是希腊诸神所居住的神圣之地。

不管什么样的起源之说,这奥林匹亚竞技大会是古希腊祭典的两种核心仪式之一,另外一个仪式则是称为厄琉息斯秘仪。

古代奥运会起源于何时,传说不一,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古代奥运会起源于公元前776年,每4年在夏天召开一次。

百度百科-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新人求科普:短道速滑的冰刀和大道的刀的区别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 (Olympic Torch relay) 是奥运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线,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火炬接力在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 ***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主办国组委会提升公众对奥运会认知度和创造宣传点的最有力的传播活动。火炬接力使主办国人民有机会全面感受奥运会的力量,也为举办国家和城市提供了展示自己的机会。

基本介绍 中文名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 外文名 :Olympic Torch relay 代表 :奥运会的前奏 属性 :传播工具 意义 :传播奥林匹克精神 起源于 :希腊 起源及历史,传统和礼仪,主题介绍,四要素,圣火,火炬,火炬手,传递路线,接力图形,火炬样式,历届资料, 起源及历史 火,在人类的生活中,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掌握好对火的使用,是人类历史上取得的重要进步。在世界众多民族的信仰之中,都有关于对火崇拜的内容。 以古希腊人为例,他们认为火在世界上的出现,源自普罗米修斯的神话。 火的起源使之成为神圣的元素。希腊人在主神庙前燃烧着永不熄灭的圣火。火种集的方式是圣火纯洁性的重要保证。圣火是通过一个叫“skaphia ”的半圆形凹面镜,将阳光集中集而成的。(凹面镜也在今天被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的集。) 在奥林匹亚集的圣火 在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举办地——奥林匹亚,圣火一直在赫斯提女神(希腊神话中的女灶神)祭坛前的城市公共会堂中静静地燃烧。这里的圣火同样是通过使用凹面镜汇聚阳光集而成,它还被作为火种去点燃其他神圣场所的圣火。 古希腊人也会在宙斯和赫拉神庙前举行圣火集仪式,以显示对神的敬意,并在仪式上向诸神献上祭品。今天,当年的神庙已经不复存在,但是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的取火仪式,依然按照古代的传统予以延续。 古代的奥运火炬接力 在雅典,古希腊人会组织手持火炬的跑步比赛,以表示对特定神灵的尊敬,其中就包括普罗米修斯。这种比赛被视为是对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火种,同时向人类传授智慧和知识的纪念。运动员手持火炬参加比赛,第一个到达神庙的选手,将获得点燃祭坛圣火的荣誉。 神圣休战的讯息传递 古代的泛希腊奥运会,从来没有组织过火炬接力或手持火炬赛跑。但是在正式比赛开始之前,头戴橄榄枝环的传令兵在各城邦之间奔走相告,运动会正式开始的准确时间。他们邀请各城邦的公民前往奥林匹亚,并宣布“神圣休战”的开始。“神圣休战”是指各城邦有义务在运动会举办期间暂停一切战争,这样可以使各地的运动员和观众安全、准时抵达奥林匹亚。 今天的圣火和火炬接力 在现代奥运会中,奥林匹克圣火是人类价值的重要象征,也是人类与火息息相关的重要表现。正如当年宣布“神圣休战”的传令兵,今天的火炬手,手持奥运会火炬,传递奥林匹克圣火,鼓励全世界为了奥运会放下武器。选择奥林匹亚作为奥运会火炬接力取火仪式的举办地,象征著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之间紧密连线,并强调两者共有的深远意义。 圣火被再次带入奥林匹克运动是在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上。当时只是点燃了主体育场的火炬塔,没有举行火炬接力活动。 1936年柏林夏季奥运会,第一次举行了现代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柏林奥组委的秘书长、历史学教授卡尔·戴姆建议,把火炬接力作为古代奥运会与现代奥运会的连线,把火炬接力再度带入奥林匹克运动。圣火在希腊的奥林匹亚点燃,先在希腊境内传递,之后传递至德国的柏林,点燃主火炬塔成为1936年奥运会开幕仪式的一大亮点。 选择奥林匹亚作为奥运会火炬接力取火仪式的举办地,象征著奥林匹克的伟大传统和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运会之间紧密连线和奥运圣火的纯洁。到目前为止,一共举办了16届夏季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 传统和礼仪 只能有“一个圣火、一条传递路线、一个传递活动”是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重要礼仪和特征。它体现了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与古代奥运会之间的关系,从而显示奥运会具有历史传统和精神内涵;强调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性,体现火炬接力的庄严和神圣感,并在宣传上创造万众追随圣火的足迹来到奥运会开幕式主会场的情感效果。这是奥林匹克火炬接力不同于其他火炬接力的独特之处。这一规定由国际奥委会和希腊 *** 以协约形式确定下来,成为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传统。 主题介绍 奥林匹克火炬接力是奥运会的前奏,是古代奥运会和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之间强有力的连线,是仅次于奥运会本身的最重要的传播工具。在100多天的传递活动中,主题强烈而鲜明的火炬接力活动不仅能传播奥林匹克精神、传递友谊与和平的信息,更能点燃人们对奥运会的 *** 。 以和平为主题 1948年伦敦奥运会是二战结束后的第一次奥运会,火炬接力以和平为主题,传播奥林匹克和平的理念。希腊军人科普尔·迪米特里斯作为本届奥运会的第一名火炬手在传递火炬之前脱下军装。火炬接力选择了途经国家之间的边境线,人们在火炬接力期间庆祝和平的到来。 以新大陆为主题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使奥林匹克圣火首次抵达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这一理念体现了地中海文明和拉丁美洲文明的连线,以及古希腊文化和西班牙文化的交融。因此,奥运会选择伟大的航海家的后裔成为最后一名火炬手。 以东方文化为主题 1988年汉城奥运会火炬接力体现了韩国的传统文化。传递路线是一个连线韩国东西部之间的“Z”形路线,体现了道家思想阴阳两极的平衡统一。 以澳大利亚文化为主题 2000年悉尼奥运会的火炬接力有两个目标,一是与大洋洲国家分享奥运圣火,二是宣传澳大利亚文化和传统,为此圣火到访了全部13个大洋洲国家,火炬接力的起点安排在澳大利亚内陆中心澳大利亚原著民的圣地、著名景点艾尔斯岩。 以奥运回家为主题 2004年雅典奥运会以奥运回家为主题,庆祝奥林匹克百年后重新在希腊举办。为此雅典火炬接力前往百年来所有举办过奥运会的国家和城市(计27个国家34个城市),并将圣火带到非洲和南美洲,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传遍五大洲的火炬接力。 四要素 圣火、火炬、火炬手和传递路线是构成火炬接力活动的基本要素,是火炬接力活动的中心和焦点,火炬接力的运行以此为核心展开。 圣火 奥林匹克圣火是经国际奥委会授权在希腊奥林匹亚点燃的火焰。奥林匹克圣火来自太阳神阿波罗的赐予。奥林匹克圣火是奥林匹克精神的最高象征,代表希望和梦想,光明与欢乐,友谊、和平、平等以及奥林匹克精神所倡导的坚韧不拔、奋斗为乐的价值理念。 圣火通常于奥运会开幕前几个月在奥运会的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点燃。圣火集方式遵循古希腊的传统,由首席女祭司在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朗诵致太阳神的颂词,然后通过将太阳光集中在凹面镜的中央,产生高温引燃圣火。这是集奥林匹克圣火的唯一方式。圣火点燃后,火种置于一个古老的火盆中由首席女祭司带到古代奥运会场内的祭坛,点燃第一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随后开始它前往奥运会主办城市的行程。 为保持奥运圣火的纯洁性,在整个火炬接力中只能使用从奥林匹克集来的圣火进行传递,圣火不能与具有任何象征意义的火焰混合,也不能将圣火分开同时进行一个以上的传递活动。 火炬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 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每届奥运会都会诞生一支符合高科技要求的新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火炬应保证圣火在接力期间持续燃烧,并能在各种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使用(例如:大风,雨雪和高温天气),以及适用于特殊的传递方式。随着科技的发展,火炬的重量更轻、燃烧系统更方便完善。通常是将燃气罐置于火炬内部,保证燃烧时间在15到20分钟。 北京奥组委将在2006年底完成火炬设计并提交国际奥委会审核批准。火炬的设计将充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和本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同一个世界 同一个梦想”的主题,体现中国文化特色。 火炬手 火炬手是传递圣火、传递奥林匹克理想的使者。基于奥林匹克平等、反对任何歧视的原则,国际奥委会规定世界上每位任何有能力手持火炬跑完400米的公民都有机会成为火炬手。 成为火炬手是一种荣耀。他们将以自己人生故事为圣火增辉,并以高举圣火的形象激励和鼓舞世界。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包括了各行各业的人士,残疾人同样有成为火炬手的权利,他们可以坐在轮椅上或以他们特有的方式传递。火炬手由火炬传递车队和护跑手陪同前进。最后一位火炬手的身份通常在最后一刻才公布。当他/她进入奥运会主会场并点燃主火炬塔后,当届奥运会正式拉开帷幕。 只有火炬手有资格穿着火炬手制服。火炬手也有权通过购买或组委会赠送的方式拥有自己传递的那支火炬。 北京奥组委负责确定火炬手人数和火炬手选拔的标准,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奥委会以及国际奥委会、赞助商等火炬手名额的分配比例,对火炬手名单进行资格审查并提交国际奥委会批准。 传递路线 传递路线是火炬接力活动的基础。在总体传递规模确定之后,首先要确定具体的传递地点,然后通过路线编制将所有的传递地点连线起来,形成一条完整的传递路线。火炬接力路线选择不是在奥林匹亚和主办城市之间画一条直线那般简单,历届奥运会火炬接力路线的设计都努力尝试最大限度的体现本届奥运会的特色和举办理念,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展示举办国的形象。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传递路线将是一条展示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壮丽秀美的自然风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生机勃勃的建设成就以及13亿人民精神面貌的路线。 奥林匹克圣火的基本传递形式是通过火炬手们手手相传的接力方式被传递至当届奥运会主会场。每天的传递活动通常持续6至10小时,传递长度40至50公里,按照每个火炬手传递400米,大约有12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每天的第一支火炬由存放在特制火种灯中的取自奥林匹亚的圣火点燃。每位火炬手手持火炬跑完一个接力段后用自己手中的火炬点燃下一位火炬手手中的火炬直至到达传递终点的庆典现场。 按照奥林匹克礼仪,每天传递终点的庆祝活动简单隆重,通常为1小时,由点燃庆典会场圣火台的火炬手及当日接力主办城市和奥组委代表讲话,播放火炬接力宣传片以及展示当地文化特色的文艺表演组成。在传递活动结束后,圣火火种被保存在火种灯里,直到第二天火炬接力再次开始时用其重新点燃第一支火炬。 为了保证圣火的尊严和火炬接力的纯洁性,火炬接力进行期间要保持圣火持续燃烧。圣火火种要妥善保护,一旦火炬熄灭,必须仍用圣火火种引燃火炬。 圣火进入主体育场是奥运会开幕式最为精彩的时刻之一。最后一位火炬手通常是本届奥运会主办国的公民,一般是体育界名人或者是一位代表着未来、象征著希望的年轻人。最后一名火炬手通常手持火炬绕场一周,用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主火炬塔。主火炬塔点燃的瞬间是世界瞩目的时刻,点燃方式也应出其不意地给全世界带来惊喜。 圣火点燃标志著奥运会在一片祥和的气氛中正式开始。圣火在奥运会期间一直燃烧着,直到在闭幕式上徐徐熄灭。 火炬手选拔标准 :1、热爱祖国,热爱奥林匹克运动;2、实践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3、在本行业、本地区做出突出成绩,或自身经历对他人有教育和激励意义;4、热心志愿服务,品德高尚、乐于奉献;5、为推动奥林匹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或在奥运会历史上取得过优异成绩。 境外火炬手标准:1、拥护奥林匹克精神、热爱奥林匹克运动;2、支持北京2008年奥运会;3、在本行业、本地区做 接力图形 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重要的形象景观元素之一。它与火炬接力标志、火炬接力色彩、火炬接力字型、火炬接力口号等一起构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形象景观基础。这些元素将套用于火炬接力景观设计,包括火炬接力服装、火炬接力车队、火炬接力宣传品以及火炬接力途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城市景观设计。创造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独特的视觉形象,传播中国文化和火炬接力主题,营造火炬接力运行环境和途经城市的欢庆气氛,烘托奥林匹克圣火纯洁与神圣,激励火炬手、护跑手,提升人们对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体验。同时,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接力的记录与传播提供视觉背景,将火炬接力精彩的画面传播到世界各地。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图形设计理念 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火之精灵,向上飞升的凤凰,仪态万方,气宇轩昂,是火之图腾。传说“凤凰涅槃,浴火重生”,凤也是人类自强不息的精神象征。自古以来,“凤”与“龙”一样,是中国人民寄寓祝福和希望的传统图腾。凤在中华文明史中留有深深的印记,它所代表的祥瑞与希望,始终伴随着人民的日常生活。 视觉创意理念:热情、活力、文化、庆典。遵循本届奥运会人文奥运的理念,展现中国人民欢迎世界、祝福世界的热情,体现奥林匹克运动的活力与 *** ,并以现代的手法表现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特色。根据这一设计理念,我们的最终目标是以奥林匹克基本价值观为主导,以主办国和主办城市文化特色为视觉设计的基石,以创新的精神建构具有中国人文色彩、独特而又充满活力的奥运会核心图形。 火炬接力图形是在北京2008年奥运会核心图形的基础上加上中国传统的凤纹图案。火炬接力图形将祥云纹与凤纹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虚实相间,亦真亦幻。以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出中国传统艺术所特有的刚柔相济、含蓄优雅、超凡脱俗的伟大境界。有凤来仪,祥云缭绕,火之凤将祥瑞和平的希望带到全球各地,这就是火炬接力图形的核心内涵。 火炬样式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艺术和技术特色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智慧财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历届资料 第1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36年柏林,德国 1936年7月20日,柏林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希腊人康斯但丁成为现代奥林匹克火炬接力历史上的第一位火炬手。此后,火炬接力成为每届奥运会的一部分,成为奥运会的一个传统。 火炬接力活动历时13天,穿过希腊、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奥地利、捷克斯洛伐克等国抵达德国柏林。3187公里的接力活动全部通过火炬手跑步传递完成。1931年1500米运动项目的世界冠军弗里茨?希尔根被选为最后一名火炬手。1936年8月1日,他高举着火炬跑进主体育场点燃主火炬塔。 第1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48年伦敦,英国 1948年伦敦奥运会火炬接力活动开始于7月17日,历时13天,途经希腊、义大利、瑞士、法国、卢森堡、比利时和英国。 为了体现当届奥运会火炬接力和平的主题,在从奥林匹亚到伦敦的接力过程中,举行了很多体现和平象征意义的活动。如第一位火炬手季米特洛在接过火炬之前脱下军装,放下武器,换上运动服开始传递圣火等。 第1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2年赫尔辛基,芬兰 1952年6月25日,芬兰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并第一次使用飞机将火种从雅典空运到丹麦。从丹麦经瑞典到达芬兰的路程用了跑步、骑马、脚踏车和独木舟等传递方式。火炬接力历时25天,由3372名火炬手完成传递活动。 第1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56年墨尔本,澳大利亚 墨尔本奥运会圣火于1956年11月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350名火炬手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沿途设计了一些有特色的活动。如在雅典的卫城两名战士身着战装在传递路线上挡住火炬手的路,只有当火炬手说“圣火是我从奥林匹亚带来的”才允许通过。 圣火火种被存放在两个火种灯里飞往澳大利亚。中途在加尔各答、曼谷、新加坡和雅加达举行了庆典仪式。墨尔本奥运会火炬接力是当时奥运史上行程最长的火炬接力活动。总距离约20470公里(包括航空距离),实际传递距离4912公里,火炬手数量3608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世界青年田径冠军罗恩?克拉克。这是第一次在南半球举行的奥运会火炬接力。 由于1956年奥运会的马术比赛在斯德哥尔摩举行,因此还举行了从奥林匹亚至斯德哥尔摩的火炬接力。途经丹麦抵达瑞典,共有330名火炬手参与传递活动,其中约有160名骑手。 第1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60年罗马,义大利 1960年罗马奥运会圣火于8月12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从奥林匹亚传递到雅典再到齐娥港口,乘船运至义大利的锡拉库扎市,再由火炬手跑步完成到罗马的传递。 第1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64年东京,日本 1964年8月21日,东京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种通过飞机运载前往日本,途中经停伊斯坦堡、黎巴嫩、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缅甸、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香港和台湾,并举行了展示活动。 第1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68年墨西哥城,墨西哥 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新大陆”。为此圣火由希腊的驱逐舰“纳瓦里农”号运送到哥伦布的诞生地义大利热那亚市。 圣火穿越大西洋,沿着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路线航行。在维拉库兹,由17名火炬手在海中接力将火炬传到岸上。2778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活动。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塔?巴西里欧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位点燃主火炬塔的女火炬手。 第20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2年慕尼黑,德国 12年7月28日,慕尼黑奥运会圣火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穿越7个国家抵达慕尼黑,沿途受到热烈欢迎。当圣火进入奥地利时,一架直升机向火炬接力的路上撒放鲜花。贯穿5532公里的接力活动使用了脚踏车、机车、马等传递方式,并第一次有残疾人使用轮椅进行传递。 第21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6年蒙特娄,加拿大 蒙特娄奥运会圣火于7月1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希腊火炬手传给加拿大火炬手后,通过感测器将圣火的热能转换成电波并经卫星传至加拿大,然后使用雷射在蒙特娄点燃火炬。火炬接力只进行了5天,1214名火炬手参加了传递活动。为了表示对奥运圣火发源地的崇敬,使用了橄榄油作为火炬的燃料,并第一次由一对男女手举火炬跑入奥运会场共同点燃火炬塔。 第22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0年莫斯科,苏联 莫斯科奥运会圣火于1980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传递活动历时31天,行程4915公里,途经了4个国家。 第2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年洛杉机,美国 年奥运会圣火于5月7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由于雅典抵制洛杉矶奥运会火炬接力商业化的做法,没有举行雅典境内的传递活动,圣火火种由直升机运到雅典后直接飞往美国纽约。 5月8日在纽约举行欢迎圣火抵达美国的仪式后开始传递活动。火炬接力历时83天,穿越33个州,到达美国41个城市,由3636名火炬手完成传递。这一届奥运会的火炬手是第一次用公开选拔的办法产生的。 第24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88年汉城,韩国 汉城奥运会圣火于8月23日在奥林匹亚点燃。完成雅典火炬接力后,圣火用飞机从希腊运送到韩国南端的济州岛,然后用船运到釜山。火炬接力历时26天,前往全国所有地区。传递方式包括跑步、骑马、船、脚踏车、飞机和机车。火炬接力里程全长15250公里,有1469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第25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92年巴塞隆纳,西班牙 巴塞隆纳奥运会圣火于1992年6月19日在奥林匹亚点燃。火炬接力历时51天,全长6307公里,途经652个城镇,包括所有自治区首府和奥运会的分赛场。 第26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1996年亚特兰大,美国 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接力历时92天,这是奥运史上一次规模巨大的火炬接力活动。圣火到达了美国重要的城市并途经许多村镇。火炬手选拔以“社区英雄”为主题,通过公开选拔产生。13267名火炬手参与了传递。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0年澳大利亚,悉尼 2000年悉尼奥运会在希腊举行圣火交接仪式后,途经11个大洋洲国家抵达澳大利亚。13300名火炬手将圣火传遍澳大利亚。 点燃开幕式主会场火炬塔的火炬手凯茜?弗里曼是澳大利亚原著动员,曾在1996年奥运会上获得奖牌,并在随后举行的悉尼奥运会上获得女子200米金牌。为了反映火炬设计的元素—火、水、土,组委会在奥运会开幕式上设计了弗里曼浮出水面的效果,并在水中点燃了主火炬塔。 悉尼奥运会火炬接力被国际奥委会评价为最成功的一次。由于良好的宣传工作和对商业化的控制,创造了火炬接力神圣、美好的形象。沿途公众对于奥运会火炬接力的热情不断高涨,待圣火抵达悉尼之际,上百万的悉尼市民走上街头,欢迎圣火的到来。火炬接力空前的调动了澳大利亚人民的自豪感。 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4年希腊,雅典 根据本届奥运会“奥运回家”的主题,雅典奥运会完成了历史上第一次在五大洲进行的传递,前往所有举办过奥运会和即将举办奥运会的城市,以感谢这些城市对奥林匹克运动做出的贡献,并将奥林匹克圣火第一次带到非洲和南美洲。途经国家包括澳大利亚、日本、韩国、中国、印度、埃及、南非、巴西、墨西哥、美国、加拿大、比利时、荷兰、瑞士、法国、英国、西班牙、义大利、德国、瑞典、芬兰、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保加利亚、赛普勒斯、希腊,总距离7.8万公里,历时78天,传递火炬手12102名。最后一名火炬手是希腊籍帆船运动员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 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 —2008年北京,中国 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以“和谐之旅”为主题,以“点燃 *** 传递梦想”为口号,前往五大洲(国家、地区)的21个城市,并在境内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传递,还将抵达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传递时间为130天,传递总里程约13.7万公里。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将是奥运史上传递路线最长、传递范围最广、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火炬接力,将在奥林匹克运动史上谱写辉煌的篇章。第一名火炬手是奥运飞人刘翔。 往届奥运会 传递距离 途经国家和地区 传递天数 火炬手总数 1936柏林奥运会 3,187公里 7 13天 3,331名 1948伦敦奥运会 3,365公里 7 13天 1,416名 1952赫尔辛基奥运会 7,870公里 4 25 3,372名 1956墨尔本奥运会 20,470公里 2 21天 3,608名 1960罗马奥运会 2,750公里 2 14天 1,529名 1964东京奥运会 26,065公里 12 51天 5,244名 1968墨西哥城奥运会 13,620公里 5 51天 2,778名 12慕尼黑奥运会 5,532公里 7 30天 6,000名 16蒙特娄奥运会 775公里 2 5天 1,214名 1980莫斯科奥运会 4,915公里 4 31天 5,000名 洛杉矶奥运会 15,000公里 2 83天 3,636名 1988汉城奥运会 15,250公里 3 26天 1,469名 1992巴塞隆纳奥运会 6,307公里 2 51天 10,448名 1996亚特兰大奥运会 27,890公里 2 92天 13,267名 2000悉尼奥运会 27,000公里 13 127天 13,300名 2004雅典奥运会 78,000公里 27 78天 12,102名

奥运小科普:奥运会同一项目四连冠到底有多难

1、长度不同:冰刀刀管的长度不同,短道速滑刀比大道速滑刀刀体稍短,刀桩(刀体与冰鞋鞋底之间的刚性连接部分)高,以适应短跑道速滑的转弯半径小,弯道多的特点。

2、弧度不同:在就是冰刀外形和刀的弧不一样,短道速滑使用的冰刀弧度要比大道要大是。以便更好的适应比赛。

3、跑道不同:短道速滑适于短跑道(500m~1000m)滑行。短道速滑场地长为60米,宽为30米,一圈的长度是111.12米。大道的刀适于大跑道长距离滑行。标准速滑竞赛跑道最大周长为 400米,最小为333.33米,内弯道半径不能小于25米或大于26米。

扩展资料:

可分为大跑道速滑冰刀和短跑道速滑冰刀,大跑道速滑冰刀其刀体长,刀刃弧度小,刀刃和冰面接触面积大,转弯半径大,适于大跑道长距离滑行。短跑道速滑冰刀,其刀体短,刀刃弧度大,和冰面接触面积相对小,转弯半径小,适于短跑道(500m~1000m)滑行,刀体厚度为1.4±0.1mm,硬度为HRC56~60。

花样冰刀

根据冰上动作和刀齿及刀体形状又可分自由花样冰刀、规定图形花样冰刀、冰上舞蹈花样冰刀。由于花样滑冰运动多以跳跃、旋转步伐为主,因此,与其它冰刀不同之处在于前刀齿,保证冰刀前倾10度时允许最下一齿接触冰面。刀刃较厚,其中普级冰刀不低于3.5mm,高级冰刀不低于3.8mm,硬度为HRC56~60,刀体短,刀刃弧度大。

冰球冰刀

分为守门员冰球刀和球员冰刀,由于在运动时,球员经常需要急停、转弯,刀体需较高的强度,刀刃厚度2.8±0.1mm,呈圆弧状,中间平直部分不能小于80 mm。

花样滑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是与冰刀的逐步改进紧密相关的。目前发现距现在年代年代最久远的冰刀是用兽骨制成的。13世纪中叶,镶嵌在木板上的铁制冰刀在荷兰出现。大约经过3个世纪的演变,苏格兰人发明了全部用铁制的冰刀,此举不仅使速度滑冰运动得到了飞跃式发展,同时也为现代花样滑冰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到了16世纪,在欧洲文艺复兴运动得影响下,滑冰作为一种户外活动在荷兰再度兴起。1742年,第一个滑冰俱乐部在英国爱丁堡诞生。

从19世纪中叶开始,花样滑冰进入了飞速发展时期,美国费城得布什内尔 于1850年制造出了 世界第一副钢制冰刀,从而取代了苏格兰人制造得铁制冰刀,极大地促进了花样滑冰运动的发展。自19世纪70年代开始,在欧美各地先后成立了滑冰俱乐部,花样滑冰比赛相继举行。

花样冰刀也逐渐发展为全金属或塑料与金属合制的。式样也在不断改进,由刃比较平直无刀齿,逐步衍变为今天的刀刃有一定弧度,刀前部有刀齿,且不同项目冰刀式样、弧度和刀齿也不同的现代冰刀。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冰刀

关于奥运的科普知识。急~

奥运小科普:奥运会同一项目四连冠到底有多难

北京时间8月8日凌晨,里约奥运会跳水赛场见证了一位的诞生。吴敏霞凭借与搭档施廷懋获得的女子双人3米板金牌而创造历史,成为首位5枚奥运跳水金牌得主,在奥运会赛场上实现同一项目四连冠。

即使放眼长达百年的现代奥运史,实现某一项目的四连冠也绝非易事。在吴敏霞之前,只有匈牙利佩剑运动员盖莱维奇·奥劳达尔和帕尔·科瓦茨、美国铁饼运动员阿尔弗雷德·厄特、跳远运动员卡尔·刘易斯以及女篮运动员丽萨·莱斯利5位运动员在奥运赛场实现过连续4次蝉联同一项目的冠军。

匈牙利男子佩剑元老盖莱维奇·奥劳达尔在1932到1960的28年间率领匈牙利男子佩剑团体实现奥运会6连冠。1960年罗马奥运会夺冠时,他已经有50岁的高龄。奥运赛场同一项目6连冠也成为前无古人,后难有来者的纪录。他的队友帕尔·科瓦茨也实现了奥运会5连冠。

美国铁饼运动员阿尔弗雷德·厄特被誉为“铁饼之神”。1956年墨尔本奥运会,20岁的他首次参加奥运会就以56.36米的成绩获得金牌。此后,他又分别在1960年罗马奥运会、1964年东京奥运会、1968年墨西哥奥运会连续三次摘得男子铁饼项目的金牌,成为奥运田径史上实现同一项目四连冠的第一人。更值得一提的是,四次参赛,他均以破奥运会纪录的成绩夺冠。>

名将卡尔·刘易斯同样在奥运会男子跳远项目中实现过4连冠。19年退役时,刘易斯共获得了9枚奥运会金牌。直至博尔特横空出世之前,刘易斯一直是最为伟大的男子短跑运动员,没有之一。

在吴敏霞之前,离我们最近的一个奥运会四连冠运动员是美国女篮的传说丽萨·莱斯利。美国男篮素有“梦之队”的美誉,但其统治力却远远不及美国女篮。1996年到2008年之间,莱斯利领衔的美国女篮在国际篮坛难求一败。实现四连冠的她也成为美国篮球历史的活化石。

基本材料

“鸟巢”外形结构主要由巨大的门式钢架组成,共有24根桁架柱,现已完成20根桁架柱整柱及2根下柱吊装。国家体育场建筑顶面呈鞍形,长轴为332.3米,短轴为296.4米,最高点高度为68.5米,最低点高度为42.8米。

设计方案的改变

在保持“鸟巢”建筑风格不变的前提下,新设计方案对结构布局、构建截面形式、材料利用率等问题进行了较大幅度的调整与优化。原设计方案中的可开启屋顶被取消,屋顶开口扩大,并通过钢结构的优化大大减少了用钢量。大跨度屋盖支撑在24根桁架柱之上,柱距为37.96米。主桁架围绕屋盖中间的开口放射形布置,有22榀主桁架直通或接近直通。为了避免出现过于复杂的节点,少量主桁架在内环附近截断。钢结构大量用由钢板焊接而成的箱形构件,交叉布置的主桁架与屋面及立面的次结构一起形成了“鸟巢”的特殊建筑造型。主看台部分用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与大跨度钢结构完全脱开。

Q460钢材的运用

说起Q460钢材,大多数人可能都不了解。“鸟巢”结构设计奇特新颖,而这次搭建它的钢结构的Q460也有很多独到之处:Q460是一种低合金高强度钢,它在受力强度达到460兆帕时才会发生塑性变形,这个强度要比一般钢材大,因此生产难度很大。这是国内在建筑结构上首次使用Q460规格的钢材;而这次使用的钢板厚度达到110毫米,是以前绝无仅有的,在国家标准中,Q460的最大厚度也只是100毫米。以前这种钢一般从卢森堡、韩国、日本进口。为了给“鸟巢”提供“合身”的Q460,从2004年9月开始,河南舞钢特种钢厂的科研人员开始了长达半年多的科技攻关,前后3次试制终于获得成功。如今,为“鸟巢”准备的Q460钢材已经开始批量生产。2008年,400吨自主创新、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Q460钢材,将撑起“鸟巢”的铁骨钢筋。在“鸟巢”里一共用了4.2万吨钢材。

特殊结构

此外,屋顶内环主桁架吊装和立面次结构安装已全面展开。“鸟巢”钢结构所使用的钢材厚度可达11厘米,以前从未在国内生产过。另外,在“鸟巢”顶部的网架结构外表面还将贴上一层半透明的膜。使用这种膜后,体育场内的光线不是直射进来的,而是通过漫反射,使光线更柔和,由此形成的漫射光还可解决场内草坪的维护问题,同时也有为座席遮风挡雨的功能。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是体育场结构中必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除了一些特定的结构需要外,可开启屋顶的结构基本上也是一个网络状的架构,装上充气垫后,成为一个防水的壳体。“

“鸟巢”——避雷不伤人

“鸟巢”外表光秃秃的,没有突起的避雷针,要遇到打雷该怎办?

其实不用担心,因为:“鸟巢”的整个钢筋铁骨就是理想的“笼式避雷网”。“鸟巢”身上的金属构件和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等,都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在一起,使“鸟巢”自身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避雷网,能把雷电迅速导入地下。

可是“鸟巢”用自身的钢架接受、传导雷电,会不会危机到里面观众的安全呢?

这个你可以大大放心,专家早已考虑到了,凡是场馆内人能触摸到的地方,都做了特殊处理,雷电决不会伤害到人类的。

更为匠心独具的是,“鸟巢”把整个体育场室外地形微微隆起,将很多附属设施置于地形下面,这样既避免了下挖土方所耗的巨大投资,而隆起的坡地在室外广场的边缘缓缓降落,依势筑成热身场地的2000个露天座席,与周围环境有机融合,并再次节省了投资。

“鸟巢”的屋顶

滑动式的可开启屋顶是体育场结构中必可少的一部分。当它合上时,体育场将成为一个室内的赛场。如同一个容器的盖子,不管屋顶是闭合还是开启,它都是建筑物的基本组成部分。除了一些特定的结构需要外,可开启屋顶的结构基本上也是一个网络状的架构,装上充气垫后,成为一个防水的壳体。

“水立方”不仅是一幢优美和复杂的建筑,她还能激发人们的灵感和热情,丰富人们的生活,为人们提供记忆的载体。因此设计中不仅利用水的装饰作用,同时还利用其独特的微观结构。用在整个建筑内外层包裹的ETFE膜(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是一种轻质新型材料,具有有效的热学性能和透光性,可以调节室内环境,冬季保温、夏季散热,而且还会避免建筑结构受到游泳中心内部环境的侵蚀。

国际上在建筑使用膜结构时,多用的是PTFE膜,这是一种纤维材料,特点是不透明,但是,使用技术比较成熟。而“水立方”使用的是ETFE膜,这是一种透明膜,能为场馆内带来更多的自然光。在国内对这种薄膜结构的理论研究几乎就是空白。

2006年德国世界杯主要赛场之一的慕尼黑安联体育场也使用了ETFE气枕式外墙,但与水立方相比,两者的区别在于,德国安联体育场的气枕覆盖面积为6万平方米,而水立方则达到为10万平方米;安联运动场是单层气枕并且是规则排列的,水立方则是双层气枕,并且几乎没有形状相同的两个气枕。

按照设计方案,水立方的内外立面膜结构共由3065个气枕组成(其中最小的1-2平方米,最大的达到70平方米),覆盖面积达到10万平方米,展开面积达到26万平方米,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膜结构工程,也是惟一一个完全由膜结构来进行全封闭的大型公共建筑。无论对设计还是施工、使用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对ETFE膜的材料、通风空调、防火、声、光、电的控制等技术提出了一个难度很大的课题。

新型环保设计

游泳中心内的游池应用了许多创新式的设计,如把室外空气引入池水表面,带孔的终点池岸,视觉和声音发出信号等。还有一些高科技设备,如确定运动员相对位置的光学装置、多角度三维图像放映系统等,这些装置将帮助观众更好地观看比赛。

在设计中还充分考虑了环保的需要。为了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在设计中减少了电的使用。利用太阳能电池提供电力。幅地使用了新型材料,使空调和照明负荷降低了20%-30%。另外,游泳中心消耗掉的水分将有80%从屋顶收集并循环使用,这样可以减弱对于供水的依赖和减少排放到下水道中的污水。系统对废热进行回收,热回收冷冻机的应用一年将节省60万度电。还有现代化消防装置为建筑量身定做,比常规设施节约74%。

在建筑节能上,“水立方”的设计也有独到之处。在“水立方”总共8万平方米的建筑面积中,3万平方米屋顶将使雨水的收集率达到100%,而这些雨水量相当于100户居民一年的用水量;在光的利用上,由于“水立方”用了特殊的膜材料和相应的技术,使得该场馆每天能够利用自然光的时间达到了9.9小时,一年下来,8万平方米的“水立方”将节约大量的电力。

科研创新是“水立方”建筑设计中的一大亮点,它所用的特殊膜材料、钢结构,以及室内环境设计,在奥运场馆建筑历史当中很多都是空白,因此,科技创新成为 “水立方”建设工作中的重头戏,经过参建各方共同努力,“水立方”项目中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达到10多项,此外,“水立方”的建设还产生了类似项目的施工验收标准。

人性化的设计细节

“水立方”设计注重细节,充分考虑运动员和观众需求,体现了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三大理念。

作为奥运会的比赛场馆,国家游泳中心首先要满足奥运会期间的比赛需要。“水立方”的设计将尽可能的让运动员在这里感到舒适,让观众感到舒适。而这种舒适往往来自很小的细节。“水立方”拥有跳水池、比赛池、热身池,这些池子的水温及其所在厅的温度没有太大的差异,这就为运动员稳定发挥创造了良好条件。

此外,“水立方”在地面的设计上也花费了不少心思,由于比赛池和热身池中间有一定距离,运动员在这两池之间往往是赤脚往返,“水立方”对这段路程的地面做了特殊、细致的处理,届时,“运动员走过去都很舒适”,不会觉得脚凉。

防雷设计:

“水立方”与“鸟巢”相似,也是用了传统的防雷技术。 “水立方”的地下及基础部分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地上部分是钢网架,钢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通过焊接连接,共同形成了一个立方体的笼子。屋面上,镶嵌、固定一块块充气枕的是槽形的钢构件,钢构件又宽又厚,与“水立方”四壁的钢网架焊接为一体,支撑着整个屋顶。雷雨天气里,这些钢构件的作用更是非同小可。它们一方面作为天沟,收集、排除屋面的雨水;同时又充当了接闪器,及时将雷电流引到“笼式避雷网”,保护整个建筑物的安全。这是一个非常理想的“笼式避雷网”,完全依靠建筑物自身结构中的材料,无须单独架设避雷针、做引下线或接地体,屋面没有突出的避雷针或避雷带,既经济美观又安全可靠。

抗震设计:

“水立方”是典型的外柔内刚。外部只看到充气薄膜,好像弱不禁风,而支撑这些薄膜的是坚实的钢结构,里面观众看台和室内建筑物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水立方”的墙壁和天花板由1.2万个承重节点连接起来的网状钢管组成,这些节点均匀地分担着建筑物的重量,使其坚固得足以经受住北京最强的地震。“水立方”的地下部分是钢筋混凝上结构,在浇筑混凝上的时候,在每根钢桂的位置都设置了预埋件(上部为钢块),钢结构的钢柱与这些预埋件牢固的焊接在一起,就这样,地上部分的钢结构与地下部分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形成一个牢固的整体。正是靠着优越的结构形式和良好的整体性,“水立方”才拥有了“过硬的身体”,达到了抗震8级烈度的标准。

奥林匹克火炬是经国际奥委会批准的、用于奥林匹克圣火燃烧的、可手持的火炬。奥林匹克火炬是奥林匹克圣火的载体。从1936年的第11届奥运会开始,每届奥运会都诞生一支体现主办国家文化特色并符合高科技要求的火炬并成为奥林匹克运动的重要遗产。

北京奥运会火炬长72厘米,重985克,燃烧时间15分钟,在零风速下火焰高度25至30厘米,在强光和日光情况下均可识别和拍摄。在工艺方面使用锥体曲面异型一次成型技术和铝材腐蚀、着色技术。燃料为丙烷,符合环保要求。火炬外形制作材料为可回收的环保材料。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带有浓郁的中国特色,和谐地将中国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结合在一起。其所蕴含的“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理念充分是对奥林匹克精神和奥林匹克圣火内涵的一次独特诠释。祥云、漆红、纸卷轴等中国元素的融入,使得古老的东方文明和现代的奥林匹克精神再一次完美结合,迸发出耀眼的火花。

北京奥运会火炬艺术和技术特色

[编辑本段]

北京奥运会火炬创意灵感来自“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的“祥云”图案。祥云的文化概念在中国具有上千年的时间跨度,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符号。火炬造型的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纸是中国四明之一,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人类文明随着纸的出现得以传播。源于汉代的漆红色在火炬上的运用使之明显区别于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红银对比的色彩产生醒目的视觉效果,有利于各种形式的媒体传播。火炬上下比例均匀分割,祥云图案和立体浮雕式的工艺设计使整个火炬高雅华丽、内涵厚重。

北京奥运会火炬在燃烧稳定性与外界环境适应性方面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能在每小时65公里的强风和每小时50毫米的大雨情况下保持燃烧。在工艺上用轻薄高品质铝合金和中空塑件设计,十分轻盈。下半部喷涂高触感塑胶漆,手感舒适不易滑落。北京奥运会火炬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产物,拥有完全的知识产权。

北京奥运会火炬使用燃料为丙烷,这是一种价格低廉的常用燃料。其主要成分是碳和氢,燃烧后只有二氧化碳和水,没有其他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发过程

[编辑本段]

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研究规划工作从2005年8月开始。结合北京奥运会举办理念,通过对往届奥运会火炬设计经验的分析,确定了火炬设计理念、设计要求和创作方式。根据火炬工业设计的特点,为使设计方案达到艺术与技术完美结合,经北京奥组委办公会批准,确定了火炬设计方案以艺术造型为主导,燃烧技术与工业设计同时征集、公开征集和定向委托创作相结合的创作方式。

2005年12月6日,北京奥组委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出公开征集火炬设计的邀请。截至2006年2月28日,北京奥组委共收到海内外设计机构和设计师提交的应征参赛作品847件,其中有效应征作品388件。

经过北京奥运会火炬设计征集活动初评评审委员会对应征作品初评和复评,按照评审程序的规定,选出3件作品提交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2006年6月至8月,根据选择最好艺术设计和技术设计方案的原则,北京奥组委执委会审议确定由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创新设计中心设计的火炬外形《祥云》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艺术设计方案,由航天科工集团设计研发的火炬内部燃烧系统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技术方案,并确定由航天科工集团在联想(北京)有限公司协助下完成火炬外形与燃烧系统结合的火炬样品制作工作,形成北京2008年奥运会火炬的完整设计,并于2007年1月经国际奥委会批准。

奥运圣火成功登上世界之巅

[编辑本段]

日期:2008-05-08 新华社

新华社记者李丽、鹿永建 2008年5月8日,海拔8844米。在地球上最纯净的蔚蓝之下,最无瑕的洁白之上,珠穆朗玛峰峰顶亮起一点火光。

9时16分,藏族女队员次仁旺姆在峰顶高擎熊熊燃烧的奥运火炬!在这样一个高度,还是首次有象征光明和温暖的火种出现。

它的意义,绝非仅仅是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登上了地理概念上的世界之巅,而是在人类的精神之巅点亮了一盏明灯。

奥运圣火,曾通过人造卫星从太空传递,曾在深海遨游实现水火交融的奇景;如今,它首次登上了有世界第三极之称的珠峰。英雄普罗米修斯盗来的“天火”,在奥林匹克的旗帜下,被重新赋予了光明、和平、友谊、进步、和谐的含义,首次在“神山”上撒下光芒,不仅宣告了人类挑战自我和探索自然的不懈追求,并且从心灵上,完成了一次人类回归精神家园的壮举。

这是北京奥运会最绚丽的亮点,是中华民族挑战人类极限的一次壮举,是现代奥林匹克运动逾百年历史上的一道奇观,也是中国奉献给全世界的一大人类杰作。奥运火炬登顶珠峰,将永远镌刻在登山史、奥运史和人类史上!

为什么要登顶?法国作家和哲学家杜马尔说,因为在下面,永远不知道上面是什么。这里体现的探索求知的精神和勇气,是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的直接动力,在任何时代都值得提倡和肯定。从镌刻在古希腊德尔斐神庙上的神谕“认识你自己”,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三大哲学追问,甚至于到宗教、哲学和科学都试图去解答的“本体论”基本命题,无不体现了人类对自身和世界本体的终极探求。

有人认为,探寻人之初的目的是为今天的人之生存作参照,为人确立精神家园寻找样本,为“到哪里去”寻找答案。登顶的过程,就是一个重新认识主观自我和客观世界的过程。这项极限运动在开始初期普遍洋溢着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情结,直至英国人马洛里1922年给出了迄今被奉为经典的答案:因为山在那里!他还说:“我征服了什么?我什么也没有征服,我只是征服了自己。”

在攀登的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到,登顶不是战胜或征服,而是融入和回归,是用生命与自然对话。在登山界,“海拔8000米”是一道临界线,分隔生与死。也许只有当真正达到那个高度,在含氧量只有海平面三分之一的空气稀薄地带感受过肺部的紧缩,在急剧下降的温度中体会渐渐变轻的生命,才能够更深刻地体会这一点。西藏登山队的女队员普布卓嘎说她在2003年登顶之后才明白:“不是我们征服了珠峰,而是珠峰向我展示了温柔的一面。”

从“征服自然”到“回归自然”,体现了人类在这个终极探求中更深入的认识:人类和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和征服,而是和谐与共生。

这和本次奥运火炬全球传递的主题“和谐之旅”不谋而合。当奥运圣火登上珠峰的时候,体现了人类追求和谐的最高层面。和谐不仅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和不同社会之间,最终还是要达到人类作为一个整体与自然的和谐。

这就是为什么去过雪山的人都说得到了心灵的净化。那种“浑然忘我”的境界,正是中国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用最朴素的语言描述,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

登临绝顶,方知世界之大美。北京奥运火炬圣火登顶的瞬间,无论是在现场的勇士,还是全世界观看这一壮举的人们,毫无例外地都感受到了心灵的震撼,对崇高的心驰神往,对人类不懈追求的深深敬意。这和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奥林匹克精神,殊途同归。

承担此次登顶的中国登山队,在世界登山史上又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自1960年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三人创造了人类首次从北坡登上珠峰的纪录。此后,逾百名中国人一次次续写亲近珠峰峰顶的历史,有仁那、吉吉“英雄夫妻”同时登顶,有中、日、尼三国联合登山队横跨珠峰,有藏族队员次仁多吉创造在顶峰无氧停留99分钟的世界纪录……

人类在登顶珠峰的历史上,也有多名勇士长眠于永恒静默的冰雪世界里,将人类的血肉之躯融于自然,从此得到永生。他们的勇气将永远激励后来人,不断挑战生理和心理极限,寻求与自然直接对话的方式,继续对世界和人类本质的探求过程。

马洛里在解释登山运动时说:“如果你不能理解,那种抗争是生命本身的抗争,是努力向上,永远向上的抗争,那你就确实无法明白为什么要登山。我们从中得到的是纯粹的快乐,而这种快乐正是生命的最高追求。”

而这,也正是奥林匹克的本质。

08奥运火炬传递时间及路线

[编辑本段]

3月24日 圣火点火仪式(奥林匹亚)

3月24日--29日 希腊传递

3月30日 圣火交接仪式(雅典)

3月31日 圣火抵达北京欢迎仪式

4月1日 启程前往阿拉木图

4月2日 阿拉木图

4月3日 伊斯坦布尔

4月5日 圣彼得堡

4月6日 伦敦

4月7日 巴黎

4月9日 旧金山

4月11日 布宜诺斯艾利斯

4月13日 达累斯萨拉姆

4月14日 马斯喀特

4月16日 伊斯兰堡

4月17日 新德里

4月19日 曼谷

4月21日 吉隆坡

4月22日 雅加达

4月24日 堪培拉

4月26日 长野

4月27日 首尔

4月28日 平壤

4月29日 胡志明市

5月2日 香港

5月3日 澳门

5月4日 海南省 三亚市

5月5日 五指山市

5月5日 万宁市

5月6日 海口市

5月7日 广东省 广州市

5月8日 深圳市

5月9日 惠州市

5月10日 汕头市

5月11日 福建省 福州市

5月12日 泉州市

5月12日 厦门市

5月13日 龙岩市

5月14日 江西省 瑞金市

5月15日 井冈山市

5月16日 南昌市

5月17日 浙江省 温州市

5月17日 绍兴市

5月18日 杭州市

5月22日 宁波市

5月22日 嘉兴市

5月23日-24日 上海市

5月25日 江苏省 苏州市

5月25日 南通市

5月26日 泰州市

5月26日 扬州市

5月27日 南京市

5月28日 安徽省 合肥市

5月29日 淮南市

5月29日 芜湖市

5月30日 绩溪县

5月30日 黄山市

5月31日 湖北省 武汉市

6月1日 宜昌市

6月2日 荆州市

6月3日 湖南省 岳阳市

6月4日 长沙市

6月5日 韶山市

6月6日 广西壮族自治区 桂林市

6月7日 南宁市

6月8日 百色市

6月9日 云南省 昆明市

6月10日 丽江市

6月11日 香格里拉

6月12日 贵州省 贵阳市

6月13日 凯里市

6月14日 遵义市

6月15日-16日 重庆市

6月17日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乌鲁木齐市

6月18日 喀什市

6月19日 石河子市

6月19日 昌吉市

6月21日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6月22日 青海省 格尔木市

6月23日 青海湖

6月24日 西宁市

6月25日 山西省 运城市

6月25日 平遥县

6月26日 太原市

6月27日 大同市

6月28日 甘肃省 敦煌

6月28日 嘉峪关市

6月29日 酒泉

6月30日 天水市

6月30日 兰州市

7月2日 宁夏回族自治区 中卫市

7月3日 吴忠市

7月4日 银川市

7月5日 陕西省 延安市

7月6日 杨凌

7月6日 咸阳市

7月7日 西安市

7月11日 内蒙古自治区 呼和浩特市

7月12日 鄂尔多斯市

7月12日 包头市

7月13日 赤峰市

7月14日 黑龙江省 齐齐哈尔市

7月15日 大庆市

7月16日 哈尔滨市

7月17日 吉林省 松原市

7月17日 长春市

7月18日 吉林市

7月19日 延吉市

7月20日 辽宁省 沈阳市

7月21日 本溪市

7月21日 辽阳市

7月21日 鞍山市

7月22日 大连市

7月23日 山东省 烟台市

7月23日 威海市

7月24日 青岛市

7月24日 日照市

7月25日 临沂市

7月25日 曲阜市

7月25日 泰安市

7月26日 济南市

7月28日 河南省 商丘市

7月28日 开封市

7月29日 郑州市

7月30日 洛阳市

7月31日 安阳市

8月1日 河北省 石家庄市

8月2日 秦皇岛市

8月3日 唐山市

8月4日-5日 天津市

8月3日-5日 四川省 待定

8月6日-8日 北京市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